新闻与事件

教育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3-6岁幼儿视力监测

发布时间:2024-06-26 11:03:14 浏览次数:337

世界卫生组织对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过如下总结:健康=60%生活方式+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因素+7%气候因素。这说明大多数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是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来预防和控制的,学生近视的发生与发展也是如此。预防为主一向是我国的基本卫生工作方针,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这一卫生方针渐渐成了一句口号。




近期,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中小学生视力监测主要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强调要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两次视力监测制度,把近视防控关口前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幼儿园开展3-6岁幼儿视力监测,掌握幼儿视力情况。

在视力检测的同时,还需加强视力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提高家长和幼儿的视力保健意识。


家长如何科学应对筛查报告?

收到学校的视力筛查报告时,家长应该如何科学应对,为孩子的眼健康保驾护航呢?


1.到专业的眼科机构检查
筛查可能会受到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只是找到了“可疑近视”的人群,家长还需要带孩子到专业的眼科机构检查确认是否“确诊近视”。


2.建立视力健康档案
通过建档,记录每次视力检查的结果和变化情况,有助于专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视力状况,为未来的矫治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3.定期检查监测
定期到专业的眼科机构进行视力检查,可以及时掌握孩子的视力情况,能及早发现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的矫治措施。


4.检查先天性疾病
视力问题不仅可能由不良的用眼习惯、眼部感染等后天因素引起,还与一些先天性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先天性白内障、色盲、色弱、斜视、弱视及青光眼等,这些先天性疾病往往导致视力发育异常,或者影响视觉信号的正常传递和处理,从而引发视力问题。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近视可防可控不可逆,家长作为孩子近视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对孩子的视力健康要树立“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的意识。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 0755-21012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