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事件

孩子“散光”不是小事,家长们千万要重视!

发布时间:2025-01-14 16:18:03 浏览次数:415

一、什么是散光?


散光是一种屈光不正,是指眼球在不同方向上的屈光能力不同。
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等,不能聚集于一点(焦点),也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比如,正常眼睛看东西就像篮球一样,各个方向的折射能力差不多,能让光线很好地聚焦。但散光的眼睛有点像橄榄球,不同方向的弧度不一样,导致光线有的地方聚焦得靠前,有的地方聚焦得靠后。散光患者看东西可能会有模糊、重影等情况,还容易出现视力疲劳。
二、散光产生的原因
散光主要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导致的。
先天因素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眼球的形状、角膜或晶状体的弧度等出现异常。
很多时候散光是天生的,表现为新生儿的散光度数较大。研究发现6-12月的婴儿散光率是5-6岁儿童的3倍。随着儿童眼球的生长发育,散光度数逐渐减小,但并不是所有人的散光度数都会消失。而且散光有一定的遗传性,特别是父母双方都有高度散光的时候。
后天因素包括眼部疾病、外伤、手术以及用眼习惯等。像角膜发生溃疡、角膜炎等疾病可能会引起角膜表面不平整,从而产生散光。眼部受到外伤,如撞击等,可能改变眼球形状或者角膜、晶状体的形态,引发散光。另外,一些眼科手术如果出现并发症也有可能导致散光。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经常揉眼睛,可能会压迫眼球,使角膜的形态发生改变,增加散光的风险。
三、散光的危害有哪些?
视力下降。散光会使视网膜上的成像模糊不清,导致患者看远看近都不清楚。如果是高度散光,视力下降会更明显,在没有矫正的情况下,会对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诸多不便,比如无法看清黑板、书本、电脑屏幕等上面的内容。

视觉疲劳。散光眼为了能看清楚物体,会不断地使用调节功能。长时间的调节容易引起眼痛、头痛、流泪、重影、眼胀等视觉疲劳症状。尤其在长时间用眼后,比如长时间阅读、使用电子设备后,这些症状会更加明显。

可能影响立体视觉。散光严重时会影响双眼的视觉融合功能,使患者难以准确判断物体的空间位置、距离和深度。

四、如何预防散光?
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日常用眼姿势要正确,比如看书、写字时要保持“三个一”,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避免躺着或在摇晃的车上看书、看电子设备。看电子设备一段时间后(如30 - 40分钟),要休息一下,看看远处或者闭目养神。
防止眼部受伤。在进行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的活动(如体育运动、做家务等)时,最好佩戴护目镜。在使用尖锐物品时要小心,避免刺伤眼睛。
注意眼部卫生。不要随意用手揉眼睛,手上有很多细菌,揉眼可能会引发眼部炎症,同时也可能改变角膜形态而导致散光。如果眼睛不舒服,可以用干净的湿毛巾轻轻擦拭。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 0755-21012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