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事件

怀疑孩子近视,要做什么检查?

发布时间:2025-03-14 15:55:28 浏览次数:92

作为家长,我们最怕的不是孩子生病,而是错过最佳干预时机。今天,就带你揭秘怀疑孩子近视时,到底需要做哪些科学检查,帮你早发现、早干预!

一、先观察!这些症状可能是近视前兆
1. 视物模糊:
看远处物体时眯起眼睛,或频繁眨眼试图看清。
2. 行为异常:凑近书本、电视,抱怨灯光刺眼,走路容易撞到障碍物。
3. 学习效率下降:阅读速度变慢,容易疲劳,成绩波动明显。
4. 眼球变化:眼球突出、眼睑下垂,或频繁揉眼、眯眼。
提示:以上症状可能由近视、散光或其他眼部问题引起,需进一步检查确诊!


二、确诊近视:4项关键检查不可少!
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尽快带其到专业眼科机构进行以下检查:
1. 视力检查(基础筛查)
• 目的:初步判断孩子裸眼视力(如5.0以上为正常)。
• 注意:幼儿园或学校体检的视力表测试只能反映当前视力水平,无法确诊近视原因,需结合其他检查。

2. 散瞳验光(核心检查)
• 为什么必做?:通过麻痹睫状肌,排除“假性近视”干扰,准确判断屈光状态(近视、远视、散光)。
• 家长顾虑:散瞳会让孩子畏光、看近模糊,但药物作用短暂(4-6小时),医生会根据年龄选择合适剂量,安全可控。
• 结果解读:若散瞳后验光显示屈光度≥-0.5D(50度),则需佩戴眼镜矫正。

3. 眼轴测量(预测近视发展)

• 什么是眼轴?:眼球从前到后的长度,正常成人约24mm。
• 意义:眼轴过长是近视的核心原因。定期测量可监控增长速度,评估未来近视风险。
• 数据参考:
 ◦ 3岁儿童眼轴约19mm,每年增长0.15-0.2mm;
 ◦ 若年增超0.3mm,近视风险极高,需干预!

4. 眼底检查(排查并发症)
• 必要性:高度近视(>600度)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等严重问题。
• 适合人群:近视度数较高或家长有高度近视史的孩子,需每年检查一次。

三、家长必问:检查前要做哪些准备?
1. 提前停戴隐形眼镜:
软性镜停戴1周,硬性镜(OK镜、RGP)停戴3周。
2. 避免强光刺激:检查当天减少电子屏幕使用,防止眼睛疲劳。
3. 如实告知病史:是否有家族近视史、眼部疾病史或过敏史。
4. 心理安抚:用绘本、玩具分散孩子紧张情绪,配合医生检查。

四、预防+干预:守护孩子视力的黄金法则
即使孩子确诊近视,家长也别慌!科学管理可有效控制度数增长:
1. 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阳光能刺激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增长。
2. 20-20-20用眼法则:看近处后,每20分钟看20英尺(约6米)外物体20秒。
3. 角膜塑形镜(OK镜):适合8岁以上儿童,夜间佩戴,白天可暂时矫正视力。
4.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经研究证实可延缓近视进展,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 定期复查:每3-6个月复查视力、眼轴及屈光度,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时代创越研发了一款婴幼儿眼底广域成像系统,不仅成像质量高,视角广,能直观反映眼底状况,还具备AI阅片功能,可协助医生进行诊断。同时享受到转诊、随访等全程连续的视觉健康管理服务,实现一站式智慧化、标准化的眼底病筛查服务。孩子的眼睛,需要我们用科学和耐心共同守护。从今天起,关注细节,重视检查,让近视不再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 0755-21012591